标题:
警惕:过了这个年纪,肌肉会迅速流失,小心跌倒、骨折和失能!
内容:
“存钱不如存肌肉”这句谚语或许被很多人听过,但肌肉的重要性却常常被我们忽视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肌肉逐渐流失,这不仅影响外观,更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。
人体在 40 岁前,肌肉质量会逐渐增多,肌力逐渐增强,到 40 岁左右时达到顶峰并保持。然而,50 岁以后,肌肉开始逐渐减少,肌力下降。研究发现,50 岁以后人腿部肌肉的质量每年减少 1%~2%,肌力每年减少 1.5%~5%。这种肌肉流失不仅影响外观,更可能带来跌倒、骨折等严重问题。
根据流行病学调查,中国社区老年人的肌少症患病率为 8.9%~38.8 %,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,且随增龄肌少症的患病率显著增加,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可高达 67.1%。现代社会中,由于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、不正确的减肥方法,肌少症的发生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。
图:肌少症患者与年轻人肌肉量的对比
那么,什么是肌少症?它有哪些危害?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?
什么是肌少症?
肌少症,一种影响老年人的渐进性骨骼肌质量、力量和功能丧失的疾病,由美国塔夫斯大学欧文·罗斯在 1989 年首次提出。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更易导致跌倒、骨折,增加死亡风险,对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。
肌少症分为原发性肌少症和继发性肌少症,前者主要与年龄相关,后者则与营养不良、疾病、滥用药物、体育活动减少、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。
肌少症可能导致跌倒和骨折风险增加,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,并与心脏疾病、 呼吸系统疾病和认知障碍相关;可以导致患者运动功能失调、生活质量下降,丧失独立生活能力,或长期需要别人照料,死亡风险增加。肌少症增加了住院风险,提高了住院期间的护理成本,增加了住院费用。
如何快速知道自己是否有肌少症?
肌少症的筛查可以采用简单的五项评分问卷 (SARC-F) 量表,或步速测试和手握力测量进行评估。
肌少症如何预防和治疗?
对于继发性肌少症患者,应明确引起继发性肌少症的病因,进行病因治疗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,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摄入,进行运动干预,必要时药物治疗,并注意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。
对于肌少症患者,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推荐达到 1.2~1.5 g/kg,并需根据营养评估给予足够的能量和蛋白摄入。同时,进行抗阻训练、有氧、拉伸和平衡运动,改善躯体功能,增加肌肉含量和力量。对于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人,应在基础疾病控制稳定后,通过运动医学专科或营养专科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。
目前,还没有以肌少症为适应证的药物,临床上治疗其他疾病的部分药物可能使肌肉获益,进而扩展用于肌少症。包括同化激素、活性维生素 D、β 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、生长激素等。
预防肌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,特别是预防、减少骨折,是肌少症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。
重视肌少症,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,积极预防和治疗,让我们远离跌倒、骨折,享受健康、有活力的晚年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