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:
在广州日报新花城APP上,53岁的苗建军飞速地敲下评论,并转发了“神舟十九号上天”的报道。这种“参与感”与30多年前相比,有了极大的提升。回想当年,苗建军在陕西咸阳的大学阅览室获取《广州日报》需要两天的时间,但这并未减弱他对报纸的热情。他说:“这份报纸接地气。”
苗建军,这位对《广州日报》有着几十年深厚情感的读者,如今家住东莞,每周出差广州时,仍会忍不住在报刊亭购买一份“广日”——尽管已经“刷过”了电子报,他仍钟情于那份油墨香和气派的大开版。
如今,他虽通过手机看报,但每当路过报刊亭,仍会随手买一份“广日”带回家。看《广州日报》几十年,他阅尽无数“中国好故事”。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之际,我们查阅了广州日报新花城APP后台相关数据,发现苗建军是新媒体稿件浏览量最高的读者,他说:“每天晚上看广州日报新花城是我雷打不动的消遣。”
苗建军来自山西运城,这个“武圣”关云长的故乡。或许是从小受“云长夜读《论语》”传说的影响,他的爱好兼具“允文允武”——足球和文学。当他大一时在大学阅览室翻开《广州日报》的体育版和“每日闲情”时,只觉戳到心坎儿上。从此,他成了《广州日报》的拥趸。
《广州日报》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窗,让他这个生长在黄河边的年轻人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。广东的经济腾飞、广府文化的历久弥新,以及广州的烟火气与人情味,都通过这篇篇图文报道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。他心想,将来一定要到广东看看,到珠三角看看,到广州看看。
大学毕业后,他毅然南下,来到东莞常平镇一家制版公司当了一名雕版技术员。尽管新岗位与大学专业无关,但他凭借年轻人的韧劲和毅力,很快适应了新环境。在东莞,他依然可以看到当天出版的《广州日报》!
虽然工厂没有订报,他仍然坚持自己花钱购买,并带动了很多工友一起读书看报。大家想出了一个“省钱小妙招”——每人订一份自己中意的报纸,轮换着看。“广日”、“南都”、“羊晚”是众人订报的首选,而他每次都选择《广州日报》。他说,下班后去门卫室取报纸的快乐,能让一天的疲倦都一扫而空。
让苗建军和同事们印象深刻的,是2008年北京奥运和2010年广州亚运期间,《广州日报》都推出了大专题特刊,“内容丰富、版式漂亮。”他记得,为迎北京奥运,“广日”曾经出过一个“火炬特刊”,有特别的美术设计,将厚厚一沓报纸斜卷起来就成了祥云火炬的外形,十分有趣。
后来,事业步入正轨的苗建军在东莞娶妻生子,成为公司骨干的他派驻广州好几年,实现了当初“到广州看看”的心愿。如今,他每个月会往返东莞常平与广州好几趟,走在广州街头看到报刊亭,他必定会买一份《广州日报》。
苗建军自豪地提到,他曾被《广州日报》选中,获得了上海网球大师赛的门票。那是在2009年,上海网球大师赛比赛前夕,“广日”刊发了一条关于抽取热心读者送球赛门票的报道,作为体育迷的他按照文中电话号码发去手机短信,没想到真的抽中了。当时他派驻广州上班,坐了几十分钟地铁来到广州日报社位于同乐路的总部,一位记者接待了他,做好登记后送了两张门票。这是他第一次来到“广日”总部,那种有条不紊、紧张有序的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现在,苗建军家里没订《广州日报》了——除了时不时从广州带回一份。他说,现在通过广州日报新花城APP、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看新闻太方便了。数据显示,两端合一后的广州日报新花城上线以来,新媒体稿阅读篇数第一高的读者正是苗建军。
苗建军的家是一个典型的书香之家,他说,每天晚上看“新花城”是雷打不动的消遣,妻子和儿子也成了“新花城”的忠实用户。他总提醒儿子闲暇时多读书看报,时不时把“广州日报新花城”报道转给儿子看,因为他觉得沉下心来看一篇好文章,比“刷视频”和随机碎片化阅读有益。
采访结束时,苗建军对记者说:“现在大家都习惯于用手机看新闻,虽然平台变了,但报道的内核不变,就是以人为本,谢谢记者们,希望以后创新报道形式,吸引更多年轻读者。”
苗建军的故事,不仅仅是一段个人与报纸的情缘,更是对优质内容永恒追求的见证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对好故事的热爱和对优质内容的追求,始终不变。